3. 故事引發(fā)同理心影響用戶決策
滴滴車主保障計劃,用戶選擇退出時,為盡可能挽留車主。不僅把用戶在平臺中的保額累加呈現(xiàn),提醒你「已付出那么多,舍得走嗎?」與此同時,補充了真實案例,通過故事的圓滿結果觸發(fā)個人同理心。
三、行為 – 過程自動化
1. 自動輔助用戶生成內容
發(fā)起籌款的人是焦急的,匆忙間不可能把求助詳情寫的觸動人心。針對這種有門檻的寫作,水滴籌僅需幾個關鍵詞,就能自動生成層次清晰的長文供用戶挑選,降低了使用門檻,提升了操作效率。懶人理財?shù)囊绘I選擇也是同樣的道理。
2. 提前識別目標給予體驗承接
荷包理財產品中,通過識別用戶的截圖操作,判斷當前大概率原因是「用戶有疑問,需要解答,所以才截屏」,進而自動彈出客服入口,幫助用戶一鍵直達在線客服解決問題,是比較上乘的交互體驗。
3. 趣味化的操作弱化用戶潛在的社交顧慮
發(fā)紅包的場景再平常不過,但在發(fā)包之前,對額度的大小時有顧慮。額度太大,自己有點舍不得;額度太小,又沒有面子。支付寶的一字千金紅包則某種程度上解決了問題,系統(tǒng)提供常用祝福漢字,隨機配合隨機金額發(fā)送。接收者收到紅包同時,也會收到漢字,組成祝福墻,彰顯朋友們對自己的祝愿。娛樂玩法的加入一定程度上弱化了金額多少帶來的社交顧慮。
更妙的是 Fans們把喜歡的明星名字配合匹配紅包彼此送出,祝福墻「吳亦凡迷妹」「楊洋娶我」等等標簽顯示自我個性。
四、感受 – 體現(xiàn)溫情感
1. 溫暖的設計營造傳播的氛圍
騰訊眾籌公益項目中,用戶捐款后,會收到被捐贈小朋友畫的畫?赡懿皇莻鹘y(tǒng)意義上的美圖,但因這部分特殊人群,能畫成這樣已顯彌足珍貴。類似,參與百度公益捐會收到帶有編號的捐款證書,滿滿的暖意回饋,很有動力去把此類活動傳播出去。
2. 貼心的細節(jié)給用戶帶來安心
百度現(xiàn)金貸在用戶全部還清欠款后,會給用戶一個結清說明供保存。從業(yè)務邏輯來說,這不是個必備功能。但這種小細節(jié)的確讓產品有了那么點不一樣,潛意識里告訴別人自己是靠譜的,給用戶帶來安心。
3. IP形象能夠承擔語言難以描繪的感受
不好語言表達的復雜業(yè)務,形象化的人物更易讓用戶持續(xù)理解并保持耐心。滴滴醫(yī)保項目,引入了「保叔」IP 及相關家族化符號,把門診/住院/重疾通過形象化的家族故事,比如「保哥說」「保哥小課堂」等鮮活的呈現(xiàn)出來,讓用戶對保險更容易接受,不再敬而遠之。
提及金融體驗設計,都會說起一個話題:設計價值!改昊找娓撸碡斢脩舳;信貸利率低,借款用戶多;保險報價低,投保用戶也會多。那體驗設計師價值是什么的?」
個人其實不太認同此類觀點,因為前提就有問題,隨著行業(yè)的發(fā)展,在收益利率層面的差距,各家產品正變得越來越小,事實上很難再有純靠收益和額度優(yōu)勢一家獨贏的情況。
本章闡述的場景化僅是金融創(chuàng)新的一部分,場景化創(chuàng)新某種程度上淡化了利益差距,比如心愿儲蓄,倡導對生活目標的堅持;一字千金紅包的祝福墻,彰顯獨特自我個性等。但這類創(chuàng)新如何能與現(xiàn)有的業(yè)務深度融合,最終實現(xiàn)數(shù)據(jù)增長和體驗提升,我想這也是未來金融體驗的重要討論方向。
最后,我用下圖提煉本章內容,供大家參考。
歡迎關注作者的微信公眾號:「葉魯設計思考 」
圖片素材作者:Timo Kuilde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