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TEP 05
用STEP 02-04 的方法來做出另外一邊的立方體,所不同的是另一邊的兩個立方體,它們的尺寸分別是:68*68 160*68
而他們在轉變為立方體時,進入3D工具中,位置一欄設置為【等角>上方】。當你繪制好兩個立方體,就可以將它們拼成下面的形狀。當右邊的兩個立方體因為擋住視線很難對齊邊緣時,可以降低它們的透明度來查看是否對齊。
這時立方體的大形體基本完成,讓我們轉戰制作細部。
細部:按鈕和圓孔
所謂的細部其實也就是細節的部分,這部分在這里表現就是一些諸如按鈕、圓孔這樣的部分。
STEP 06
我們首先來制作圓孔,其實大家可以發現圓孔就是一個圓,只是這個圓看上去有透視之感(所以它不是一個正圓),但基本上它沒有凸出。那么大家可以如何做呢?
你也可以用到3D工具:首先繪制一個灰色的無描邊的正圓。然后進入【3D>凸出與斜角】,設置可以如下所示:
位置:等角-上方 厚度:0
STEP 07
復制這個代表圓孔的圖案,然后放置在最上方的矩形上,這里需要參考線來輔助將其對齊。
STEP 08
用同樣的方式安排其他地方出現的圓孔,但是注意這里不同的位置。
STEP 09
接下繪制凸出的圓形按鈕,這時我不建議這里再使用3D工具來實現,畢竟其實凸出的按鈕利用兩個橢圓就能實現,如果采用3D工具繪制,最后轉平面時會遇到麻煩(會有非常多形狀會出現,而讓你很難整理)。但是為了保持整個圖形符合等距立體,我在這里利用參考線來做一個按鈕,大家可以參考我的做法。
就復制我們上一步所做出的圓孔,找到同樣方向的圓孔,然后利用參考線對齊再復制一個,讓它們的色彩有點差異。
看懂了嗎?雖然目前兩個橢圓之間有間隙,但是等到最后轉為線體時,彼此只需要兩個小線條就能連成一個立體凸出的按鈕。
轉為線體
一旦焦點積木的部分完成,我們就可以直接轉為線體,剩下的圖形都用線條來實現。所見即所得。
STEP 10
首先將所有的立體形狀都轉為平面,這個說法并不是指他們又回到之前的平面形狀,而是將立體以擴展的方式轉化成可編輯的對象。
選中每個對象,然后進入【對象>擴展外觀】,然后將這些對象一一進行取消編組的操作,有些形狀需要取消兩次,總之要達到你任意點擊某個形狀時,都能立刻看到它的填色。這是AI中一個形狀是否「健康」的指標。
STEP 11
然后把每一個形狀填充關閉,開啟描邊。描邊的大小可以暫時設置為2,因為之后我們還會有變化。描邊色彩為 #0d6ffc
STEP 12
運用【形狀生成器】工具,按住鍵盤上的ALT鍵,清除掉圖形中彼此遮擋的部分線條。這個可以參考我們的草圖。
然后把我們在STEP 09中提到的給按鈕增加線條的方式來完成立體形態。為了讓圖形表現更好,按鈕的形狀可以稍微調大。
繪制平面設備
這里大家會發現周邊的設備是平面的,在繪制上不比之前的立體圖案,因此相對難度降低了很多。所以基本這里就是按照草圖分步驟來畫出。
STEP 13
這里從圓孔處有線條延伸,這些線條既有裝飾作用,又有鏈接設備的作用。這里參考了其他的線體插畫的Idea,這是一個不錯的集中視線的做法。
我們首先來完成這部分的線條。用鋼筆工具來繪制,鋼筆工具在繪制直角的邊線時很有優勢,畫好下圖左邊的樣式后,選中直角的部分,利用拖動的方式就能將直角變為圓角。
STEP 14
補齊一些細節,比如連接設備的矩形接頭,包括積木頂部的圓孔的陰影描繪線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