婚攝是不少人進入職業攝影的選擇,也是不少攝影師都拍過的題材,但這是好工作嗎?婚禮攝影師Aaron Brown盡管深愛著這個行業,但又深知其缺點所在。早前他訪問了多位同行,并撰文總結出5個最常見導致人們放棄此行業的理由,引起不少回響。如果你想入行,不妨參考一下。
以下簡單總結︰
第五︰個性要超隨和
婚禮攝影要拍攝的就是人,而且是千變萬化不同個性的人,還有很多很多是超麻煩的賓客、長輩、親戚,但你必須要懂得應對,所謂“沒有相機在手時的技術”才是真正考驗的地方,如果你是那種一見到蠢材就想把他埋起來的人,婚攝的道路會變得超難走。
而且你必須接受一個事實,很多客人的品味其實很不好,會喜歡奇怪的風格,你要懂得教育他們,但也需要適時妥協,過于藝術家性格很難讓客人滿意。
還有就是情緒管理,不論當天有多難過,剛遭遇了什么不幸,但在別人的婚禮的大好日子上,你必須保持笑容,就算不是外向性格,也要假裝很社交很外向。如果把負面的情感帶進工作,那你的事業也很難持續。
第四︰充滿壓力的超強責任感
很多攝影師都說,最大壓力來自于婚禮當天,有無數的事件不能錯過,有無數的面孔必須拍攝,細節很多,考察要提早,準備要大量,否則在當日是拍不到所要的東西,很多事情只會發生一次,不可能重拍。
有些婚攝更要兼顧婚禮進度,就算不用,在遇上種種突發問題,例如下雨,你的照片要怎拍?所有人,包括新郎新娘,或許都在等你的后備方案。
第三︰工作時間超長
有些人以為婚攝只是需要在婚禮工作,但事實上,很多攝影師會提早多個小時到場準備(視乎熟悉程度),再加上大量照片后期、上傳和發布。平均每場婚禮需要18-27個工作小時,而這些還沒算上日常處理電郵、電話、會議、網站更新等工作,每星期工作時間超過60-80小時是正常的事。
另外別忘了,婚禮一整天還要跑來跑去,吃不飽、喝不夠、又疲倦又大汗,如果你是慢工出細貨,要型又要舒服的人,婚攝真的不適合你。
第二︰沒有周末假日
有些攝影師的工作都已經安排到1-2年以后,即是說,他已經用盡了所有的周末來工作。自己親友的婚禮、生日會、派對之類,他都可能需要放棄,因為這是他的工作。你在為別人的大日子慶祝時,自己家人的大日子,卻可能要取舍。當然,還是可以取舍的,不過從來都并非易事。
第一︰淡季
大多數婚禮攝影師普遍認為這是他們同業之間最主要考慮的問題,在美國,旺季通常是5至10月,冬天的時候是明顯淡季(或許因為戶外婚禮較普遍),在沒有收入的時候,攝影師要怎樣生活?是用半年時間儲一年的收入?還是另找攝影工作?半調子的找攝影工作會成功嗎?技能上能適應嗎?
或許也是因為這種情況,不少人中途就轉職到其他領域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