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開始設計前,如果不事先理清楚設計目的和使用的場景,就一頭栽進去亂做,這樣是不行的。一開始隨心所欲的進行,到最后只會出現結果與需求不符,一改再改。
尚未習慣之前,你會覺得這樣很麻煩,但還是建議按照流程做幾遍,會大幅度提高效率。設計流程總共分八個步驟:
△ 設計流程圖
一. 整理內容+溝通需求
不要邊做邊想,先溝通和整理出必要的內容,列好重點內容的層級關系,再在開始設計。例如:
△ 相同內容會因為目的不同而改變設計
在我的設計經驗中,這部分其實是最重要的,它占了整體時間的60%以上。原則就是:需求不清晰,絕不動手,不然,只有改改改。
開始設計前,要和客戶仔仔細細溝通好設計需求,例如:為什么要做這張海報?目的是什么?想要傳達什么內容?想要達到什么效果?等等,以此來明確我們的設計方向。接著再假設看到這份設計的人會在什么時候?什么地點?在做什么?等,加以整理內容優先級處理。
好,那現在我們先來個完整示例:先看看我們有什么素材可以用。
拿到設計內容了,那就先整理信息,然后排列優先級
例如示例中,是店鋪開張的宣傳單,那重點信息就是“店面開張”和“開張促銷”,就可以像這樣列出設計的內容,加以整理,同時也決定優先順序。這就是設計的第一步。
二. 排版1:設定版心與邊界
整理完內容后,就是設定版心和邊界。不同版心的設定,會大幅改變整體視覺效果。
擺放文字資訊、圖片等內容的區域稱為「版心」,其他區域則稱為「邊界」。
△ 示例中是將上下左右的邊界設定為8mm,保證足夠空間來擺放
三. 排版2:設定網格
決定好版心和邊界后,即可開始編排內容要素。在這個階段,「網格」是最有力的輔助工具。
網格的設定方法有很多,可以參考下面的鏈接。一旦網格設定好之后,即可沿著網格線編排要素,輕松能完成一副規整的設計。
專業科班:《專業科班方法!幫你學會網格工具這個理性的排版利器》
平面高手:《網格系統的入門基礎知識+案例演示》
△ 示例中設定了豎10格 × 橫7格的網格
四. 排版3:安排優先順序
這里要開始使用前三步的準備工作,「安排優先順序」是指思考要將內容配置在版面的哪個位置,不是重要的則低調,按照內容的重要性在版面上編排。
另外,安排優先順序時的重點,是將內容相似的資訊相鄰配置,關聯性弱的內容則分開排放。這樣的做法能幫助閱讀者快速理解內容。
例子中,目的是「讓潛在客戶知道本店開張」。因此,必須將開店的相關信息編排在足夠顯眼的位置。所挑選的照片素材,是讓圖片擔任視覺焦點、吸引眼球的角色。
一開始先將版面按內容劃分,接著以優先順序來編排要素,這時不需要美化。
五. 排版4:設定強弱
接著依照各要素的優先順序,進一步設定強弱對比,為版面增添強弱對比后,設計的視覺感也會相對大幅度提升。
設定強弱的方法其實非常簡單,只要把強調的內容放大,其他要素縮小,可增加節奏感。
六. 配色
配色很大程度決定了設計的風格,配色理論非常深奧,與心理學是緊密關聯。但是,對于新手設計師來說,建議先活用那些廣為人知的配色理論,如果有品牌色指引那就更好了。
配色理論:《色彩搭配速成!3個實用方法幫你全面搞定配色》
品牌色指引:《專門收錄世界知名品牌標準色的BrandColor》
示例中,也是通過嘗試不同的顏色搭配方案,來測試最好的效果。
七. 選擇文字和字體
很多初級設計師會忽略字體的選擇,字體的風格也是絕大程度影響畫面風格。選擇字體的原則是「不要使用多種字體」。單一版面中使用多種字體,只會讓整體缺乏統一性,導致失去視覺焦點。
△ 最終版本
這次示例就算是完成了。若能正確完成以上八步,設計至少是合格線以上。這個設計的流程看似繁復,實際是提高效率的方法,一步到位,達成最終的版面設計。
最后說一句,設計對設計師的考驗,不僅是把畫面做的好看,更要有對信息內容邏輯的處理能力,也是就我們說的信息設計——以最有效的方式把內容傳達到位。
本文資料來源:《馬上學會好設計》 坂本伸二 著, 謝爾鎂 譯,2017
歡迎關注作者的微信公眾號:「設計便利店」